鄉村要振興 人才必當先
2月25日,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京隆重舉行。習近平總書記在大會上宣告:“經過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共同努力,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,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,現行標準下98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,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,12.8萬個貧困村全部出列,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,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,創造了又一個彪炳史冊的人間奇跡!”這一莊嚴宣告,令人振奮。
就在當日,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北街1號,“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”的牌子永久性摘下,“國家鄉村振興局”的牌子正式掛上。這次掛牌在時間上選擇無縫銜接,目的就是要做到此前中央明確的,堅決守住脫貧攻堅成果,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。機構更迭背后,是我國“三農”工作重心的歷史性轉移——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,全面推進鄉村振興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鄉村振興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一項重大任務。要堅持把解決好“三農”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,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,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鄉村振興道路。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、廣度、難度都不亞于脫貧攻堅。
實施鄉村振興,關鍵在人,在于培養出數量眾多的鄉村人才。
此前的2月23日,中共中央辦公廳、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《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?!兑庖姟访鞔_,到2025年,鄉村人才振興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,鄉村人才初步滿足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基本需要?!兑庖姟窂募涌炫囵B農業生產經營人才、二三產業發展人才、鄉村公共服務人才等方面的人才,充分發揮各類主體在鄉村人才培養中的作用、建立健全鄉村人才振興體制機制、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了具體部署。
《意見》中“鄉村人才”涵蓋的范圍之廣,前所未有。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新時代“鄉村人才”與時俱進的定義。因為,一直以來,我們所理解的鄉村人才,一般局限于鄉土人才、土專家、鄉村經濟能人之類的范疇之內。其實,遠遠不僅如此。比如,農村二三產業發展人才,就包括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、農村電商人才培育、培育鄉村工匠等等;同時,還要打造農民工勞務輸出品牌。就是說,《意見》充分正視目前乃至相當長的時期農民工勞務輸出的現實。因此,關鍵是如何做出品牌。那就必須要提高農民工的文化水平和勞動技能。
鄉村人才包括鄉村公共服務人才,比如鄉村教師。要穩住鄉村教師隊伍,就必須重視農村的基礎教育,基礎教育是鄉村人才的搖籃。鄉村人才還包括鄉村衛生健康、文化旅游體育、鄉村規劃建設、鄉鎮黨政、社會工作、經營管理、法律、高科技領軍和科技創新、科技推廣等方面的人才。這些人才不一定都是來自鄉村,但他們服務于鄉村,是真正的鄉村人才。
鄉村振興靠的是產業,產業靠的又是人才。有了人才,才能創造出產業或引來產業。因此,推進鄉村振興,首先推進鄉村人才振興。
